與孩子共學:你的陪伴只是陪伴嗎?


近年來因為勞動工作環境的不友善與對家庭功能概念的偏差,讓家庭教育的效能產生了極大的失衡。 而家庭內沒了真誠的交流與陪伴,對孩子來說,種種的能力如小到與人對談或交遊的禮貌、等待的耐心,大到合作的技巧、責任的認知與做中學所建立的信心、乃至於對典範的學習等,在家庭中已不容易學到,而是到學校才開始學習⋯⋯ 小迪斯是班上一位活潑且功課不錯的孩子,他的功課很少缺交,不過生活自理能力較弱,上學常遲到,而且常常和同學起衝突;小哈波交遊廣闊,喜歡和同學談天說地,但只要聊到父母就會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而且常會用玩具、糖果等物質來處理事情;小傑特的功課表現不理想,不僅常常缺交,而且就算交來也都是應付了事。 這三位孩子的案例在教學現場已不是單純個案,而且人數一年比一年穩定成長,若是排除先天不良的條件(如智力、家庭不利等),我們從中發現一個可怕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成效是關心,不是不理不睬的,而且普遍表達願意陪伴孩子的成長,但為何結果不盡如人意呢? 透過和這些類型孩子聊天中旁敲側擊得知,我們可以歸納出幾種成效不如預期的陪伴類型: 1.外包型陪伴: 這一類的陪伴在國小階段是最多、最普遍的。 最主要是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無暇分身照顧放學後的孩子,或是因為回家晚了,所以沒辦法再做課業的指導,因此陪伴的責任便外包給安親班或補習班,希望透過外包給專業教育機構的方式來彌補自己沒辦陪伴孩子學習的缺憾。 不過很可惜的是,安親班因為學生人數以及課程安排等等種種無奈的因素,往往沒辦法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芻,更不要說提供一個親子間討論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的有利情境,因為安親班老師根本就不是爸爸媽媽,而且我們都很清楚,孩子在公共場合的思維與應答模式與在充滿愛與關心的家中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這一類的孩子常會表現出宛如每天在”上班”的感覺,到學校與安親班都是在工作,雖然績效不錯,但人際與思考模式會比較封閉、被動,少了一些學習上的活力。 2.物質型陪伴: 現代父母在競爭的環境中養家活口不容易,付出的代價往往就是犧牲陪伴子女與家人的時間,因此常常會對子女產生彌補心態,但時間不夠用怎麼彌補? 此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當然就是使用物質來鼓勵的孩子,一來孩子因為有獎勵而確實有行為上的改變,再來又可以讓自己節省時間並有關注孩子成長的參與感,感覺自己輕鬆做到了“雙贏”。 但事實上這樣短效的做法卻是“雙輸”,因為短期可能因為物質的吸引讓孩子有了改變,但因為缺乏真誠的陪伴與深入孩子的生活,少了精神層次的交流,充其量只能算是老闆給了員工一份績效獎金,但,若是員工胃口越來越大了呢? 3.影子型陪伴: 這類型陪伴的父母是教學現場最害怕的一個類型,怎麼說呢? 原來我們不是害怕他如影隨形的陪伴,而是他們只像影子在一旁但無作為。 曾經在公園或親子活動場合觀察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就是當孩子在做活動或課程時,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長在一旁長時間滑手機、看書,直到活動結束才負責任的將孩子接回。 而若是將場景拉到家中,就會出現孩子做著自己的功課,爸媽在一旁陪伴滑著手機或看電視,接著在不理解功課內容的情況下簽聯絡簿,然後自我催眠今天陪了孩子做很久的功課。 當然還會有把孩子一直拉在身邊,但只醉心於自己的工作或娛樂,對於孩子分享的學校生活或心情都虛應故事、敷衍帶過的父母,雖皆有陪伴的意圖,但可惜都失去陪伴的核心意涵。 因此,深入且帶有引導的陪伴是親子共處最主要的核心,也是家庭教育中最無法被取代的功能,因為有效的陪伴不僅在學習上具有引導與示範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在情感上能讓孩子感受到安心、穩定、信賴與幸福。而在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往往能發展出較完整的品格與人格特質,在學習上較有榮譽感、具有主動與不放棄的精神;在人際關係上亦能展現出心懷他人、感同身受的表現。 在班上有機會就會提醒無可奈要將孩子送安親班的家長每天早點下班將孩子接回,透過輕鬆簡單的問答分享各自的生活,並當好一個聆聽者;也會希望常常給孩子禮物的家長改用家庭出遊、觀看運動比賽或是買一套全家可以一起玩的桌遊當禮物。 當然對於孩子在身邊卻無感的父母我會選擇苦口婆心的給予勸告,終究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切莫到頭來空留遺憾啊! 每天都要問自己:你今天真誠專注的陪伴了嗎? 哪怕只有10分鐘! 作者:黃勝彥

杜耳學習發展中心  感謝您

留言